By 王祖壽 (樂評人、廣播主持人)
2013-07-08
林憶蓮「蓋亞」無論怎麼鬥,今年其他專輯都很難攻破她的城池。
細數一張專輯在金曲獎的過關斬將,依我評估必需經過「七鬥法」:鬥唱、鬥詞、鬥曲、鬥編(包括錄音甚至合聲效果)、鬥陣(結構製作)、鬥心(思想態度)、鬥人(不但要與對手鬥,還要跟自己過往鬥)。
聽「蓋亞」專輯就是一趟檢視生命心靈與環境生態之旅,林憶蓮主導充滿哲思的切入角度,常石磊配上工業機械╱龐克迷幻編曲,從開場「無言歌」第一句:「晚福媽麗亞,夜宿嫉妒,世家謀逆」,既像法號,又像誦經,如臨社會人心鬼魅叢林,來回震盪。
這不是一張取悅大眾的專輯,與做作走偏鋒討好小眾也僅在一線之隔,給獎要有勇氣與鑑賞力。就像把最佳台語女歌手獎頒給來自上海默默努力的李婭莎,評審團只問實力,不論背景,成功守護金曲獎的咽喉地位。
林憶蓮唱功呈現的難度,幾乎是一曲一技法。她曾是90年代的唱跳歌手抒情天后,90年代中葉王菲崛起後大受衝擊,新世紀唱片生態崩解也蟄伏了6年,但她冷靜以對,求新待變,推翻以往的自己,恰中評審組合口味,她的歌唱生命因「蓋亞」而改寫,林憶蓮更是沙場「鬥智」型選手。
推陳出新是今年的重點,最佳新人葛仲珊出線,很多人看好她現場演出的煽動力,她在頒獎典禮表演並以「饒舌界鄧麗君」自許,理想可嘉,但目前看來比較貼近當年的李珮菁(玲瓏塔、我愛月亮),後勢仍待觀察。
放眼兩岸三地流行音樂大型典禮,不是歌手到場就給獎,台灣金曲獎長期建立的公信力是無形的價值,也是台灣流行音樂比電影更容易影響華人世界的精神堡壘,官方從新聞局到文化部,特別是「流行音樂產業局流行音樂組」投注的心力,值得按讚。
但金曲獎隱憂也迫在眉睫,近年被部分媒體樂於猜題或外洩名單事件干擾,金曲獎公信力一旦催毀,台灣流行音樂也就沒了灘頭堡。
頒獎典禮是最大門面,無奈承辦的電視台總是不能到位,今年尤甚,音響技術沒有改善,表演節目良莠不齊,特別貢獻獎連一首歌的原音重現都不肯給鳳飛飛?
角逐資格凌亂,影響公平性,今年陶山被取消入圍只是冰山一角,新人的認定條文與觀感落差也是其一,不僅家家有疑問,歐開去年也曾在「人聲樂團合輯」裡角逐過金曲獎。入圍最佳演唱組合湯姆與哈克「夾腳鞋」也有前年去年兩版,如何界定?
最後,請金曲獎不要忘記依舊懷抱一介歌魂的歌手,去年歌壇有相隔10年以上再度出專輯的黃鶯鶯、趙傳,也有年年出片的費玉清,他們不標新立異,也就無從討好。當文化部長龍應台在頒獎緬懷70年代經濟起飛的貢獻時,多希望和鳳飛飛一起走過台灣70年代,去年還在出唱片的黃鶯鶯、費玉清受到金曲獎敬重,龍部長這時可以走上前去,親自送上一聲道謝!
金曲獎明年就25年了,台灣流行音樂的未來不求好高騖遠,但求腳踏實地,承先才能啟後,要趁來得及,一切才有未來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