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aturday, October 8, 2011

星島日報 : 悲懷愁傷秋之頌

文化廊 | By 水月一
2011-10-07
夏去秋來,踏在路上,涼風蕭蕭,黃葉向晚,秋意綿綿。大概秋天是最容易勾起悲懷愁傷的季節,就適時揚起一首首秋之歌頌,好讓集體悲秋。文:水月一圖:星島圖片庫
許多歌手都唱過跟秋天有關的歌曲,追源溯流,好像白光的《秋夜》、費玉清的《秋蟬》、蔡琴的《秋夜》、甄妮的《秋歌》等等,隨手拈來,已能合奏出一席絢麗懷舊金曲夜,卻或跟年輕聽眾有段距離,幸好仍得有心有力的流行歌手,願意接棒傳承。二○○六年,陳奕迅在《往事只能回味———劉家昌音樂會》中,翻唱了劉家昌作曲、鳳飛飛原唱的《秋纏》(一九七六年同名電影《秋纏》主題曲),憑藉其「K歌之王」具感染力的唱腔,讓樂迷重新認識這首猶如詩篇動人的老歌。值得一提,鳳飛飛亦有一首《又見秋蓮》,細訴秋思。
談到劉家昌,除了《秋纏》,還有另一作品《秋詩篇篇》跟秋天有關,這歌曾由早前因《唸你》爆紅的兒子劉子千,跟「Mr.Rock」蕭敬騰合唱過,兩子嗓音一柔一剛,竟讓這首輕快小品泛起澎湃感情。據悉《秋詩篇篇》是劉家昌寫給太太甄珍的歌,現在由兒子重新演繹,別有一番對母親的濃情厚愛,豐富了歌曲意涵。
微涼是我未忘藉口
最令本地七十後、八十後熟悉的秋曲,葉蒨文的《秋去秋來》相信名列前茅。改編自黃鶯鶯《哭砂》的《秋去秋來》,就連「桃姐」葉德嫻也翻唱過,後者的低沉聲綫,跟葉蒨文的原唱版本,簡直就是兩回事,個人認為,葉德嫻的演繹更能增添歌詞滲透出來的愁傷。
另一首唱至街知巷聞的,是譚詠麟的《愛在深秋》。比較之下,張學友的《秋意濃》,該不及粵語版本《李香蘭》那麼為人熟悉,而另一昔日「四大天王」的黎明,也有一首《深秋的黎明》,分庭抗禮。張國榮除了有個人作品《春夏秋冬》,也曾在《張國榮88百事巨星演唱會》中,翻唱經典南音《客途秋恨》。早已成為港人集體回憶的電影《秋天的童話》,亦孕育了主題曲———呂方的《別了秋天》,以及陳百強《夢囈》兩首秋之頌,後者原為電影主題曲,但導演張婉婷認為《別了秋天》更適合主題,因而作出取捨,而《夢囈》亦在陳百強參演片段中,作背景音樂播放,令「默默看紅葉聽海風,道別了無盡愁的夢」、「瑟瑟秋風似分外凍」等疊字極多的歌詞,更具畫面性。
芸芸眾多秋天之歌,若選我最喜愛的一曲,非林憶蓮的《微涼》莫屬,可惜剛演出完畢的《林憶蓮演唱會2011》中,眾裏尋它,卻獨欠此作,但其實當時秋意已漸濃。記得擔任是次音樂會音樂總監的倫永亮,曾跟憶蓮在二○○四年舉行的《港樂畛林憶蓮畛倫永亮Live》中,同於紅館合唱《微涼》,堪稱經典,大概往事只能回味。改編自Roberta Flack作品《And So It Goes》的《微涼》,唱自這位香港Diva口中,更具嫵媚韻味,小美填的歌詞,基本上是秋天書寫筆觸的典型:「微涼的秋,盪來傷口」、「微涼是我未忘藉口,道別某個深秋」,把只屬秋天的乾爽微涼,跟「傷口」、「道別」連繫起來。這首近代經典的廣東歌,張敬軒和林一峰都曾翻唱過,後者把這歌帶到舞台劇《馴情記》中,以不同創作媒介展現歌曲。
紅葉落索的時候
添了秋風愁更愁,或許只有冷冷秋風,才會刺痛未瘉情愛傷口,除了《微涼》,Beyond名曲《為了你,為了我》(這歌早期是作給蔡興麟的),第一句「秋天的你輕輕飄過進佔我心裏」,看似浪漫,但及至副歌的「懷念在過去,流連在雨裏,欷歔的風吹」,才知情早已逝,叫人愈聽愈苦澀。李敏在周慧敏的《紅葉落索的時候》,是這樣寫的:「愁,如紅葉落索的時候,悲傷在停留,一堆堆思念仍未夠」、「秋心是愁」,說得真夠坦白。關於愁,黃凱芹在《晚秋》,也唱出類似悲情:「曾停留風裏看着多少的晚秋?如何能跟你說別瀟灑的遠走?含愁凝望你,要分手是時候」。
《微涼》之外,每逢秋天都令筆者觸動的,是張震嶽的《秋天冬天》,近日已於我的iPhone反覆熱播。最初是淡淡然的一句:「又過了一個秋天,冬天快來,特別容易想念」,但後來又說:「不知不覺已經過了好多年,我卻特別容易想念妳」,其實,思念跟秋天無關吧?秋風可不曾吹散執念。想起憶蓮《微涼》的一句:「微涼是我未忘藉口」,當中「藉口」真是到肉———那麼多音樂人,創作秋之頌時,思潮意念卻是多麼的統一貫徹。
這次寫文,也有趣事,若不是翻查資料,幾乎忘了今天已被尊為台灣「創作大師」的黃國倫,曾在由他作曲、填詞的陳艾玲歌曲《悲秋》中,唸起獨白和合唱一段。這歌先由男女的長長獨白作引子,及至兩分鐘後,才由陳艾玲以天籟美聲情深演唱,是為特色。黃國倫在主持台灣綜藝節目時,嬉皮笑臉、講冷笑話的形象,讓觀眾看得太多了,這麼柔情細語、情深款款的演唱,已愈來愈少見。想當年,黃國倫也是一位浪漫才子。
作者簡介
水月一(黃子翔),吸吮上世紀九十年代廣東歌的奶水成長,及後受外國另類音樂熏陶,近年回溯華語音樂。現於報章撰寫樂評,發現音樂汪洋浩瀚、個人才疏學淺。網誌:watermoonone.mocasting.com。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