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riday, February 7, 2014

[歌迷碟評] 林憶蓮《Re:Workz》:盛名之下水準之上

2014-02-07 網易娛樂專稿
http://ent.163.com/14/0207/09/9KFLDDP100031H0O.html
《Re:Workz》如果不是以大碟的形式出現,或許能給人更多的驚喜。在這種聲線沒有瑕疵,選歌又匹配聲綫的情況下,留給所有的聽眾的只有小品式的回味和享受。但歸根到底,林憶蓮還是敗給了四個字,盛名之下。畢竟這是一張水準之上的作品,如果不是林憶蓮,《Re:Workz》中的問題,都不再是問題。
(文/琳距離)從加冕金曲奬歌后之後,“林憶蓮”三個字幾乎成為了神一般的存在。以至於這一張無聲無息出品的粵語大碟《Re:Workz》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注目。而偏偏這是一張向自我致敬的唱片。眾所周知,翻唱專輯歷來都是一把雙刃劍。翻得比原作好,很容易就叫你名垂千古,而如果改編失敗,雖不至于叫一個歌手身敗名裂,但至少也會在歌迷面前、經典面前貽笑大方,顏面掃地。遺憾的是,兩者的比例,往往是後者占了絕大多數。
一般而言,翻唱可以根據改編力度的大小分為照搬、改良和顛覆三種。前者或者是由於原編曲太深入人心,或者就是歌手根本就沒有將翻唱當成是藝術,但它不會發生在林憶蓮的身上;中者則是在維持原作旋律的韻味之餘,人工的將一些爵士、布魯斯的編曲概念套用在原曲之上而已,這種形式會以文藝的方式“騙取”感性人士的格調情感,這是美其名曰的意境,實則只是換湯不換葯而已。當然林憶蓮的《Re:Workz》沒有顛覆自我,沒有借助編曲技術和聲樂技術的極度反差,再做一回蓋亞女神,而是汲取原作自我理解的精華後的修修補補,用二十年後清雅的方式進行了一次藝術的再加工。這一次的風格明顯偏向於小型的室內樂、爵士樂、香頌的改編,甚至有當昔日的原作再度現身時,樂迷可能會有《Re:Workz》的前世怎麼那麼老土的錯覺。當然,那只是錯覺。至少,《Re:Workz》洋氣與高雅,還是有一點的。
和二十年的自己相比,林憶蓮的新專輯《Re:Workz》,顯然是一場雲淡風輕的天籟工程。去聽一聽94年有張國榮口白的《赤裸的秘密》,就知道了。那時候Sandy還是一派唱將型的大開大合路線,大氣有餘婉約不足。而在林憶蓮的唱功演繹特點早就廣為人知、傳播甚遠之後,其聲線特點在這幾年間更有了輕巧的控制力,最終昇華成了一種了舉重若輕的演繹效果。在當年的王菲聲音一步步破功的時候,林憶蓮的演繹倒是一步步向蔡琴的階段進階。《Re:Workz》聲線上的差異性,最終也構成了新舊專輯、新舊時代主要的辨識,並形成了這張專輯清麗與脫俗的氣質。專輯中在演唱上最有代表是滾石最後一張粵語專輯中的《哭》,林憶蓮將她的氣聲唱法發揮到了極致,近乎呼吸的低吟淺唱與毫無縫隙的高音,與整張唱片的氛圍樂、打擊樂編配融為一體,用肉嗓營造了絕美的風景。事實上,到了林憶蓮這個境界的歌手,她在音樂氣質的構建已無需贅言。此外《赤裸的秘密》《破曉》也讓人印象深刻。其聲線已經修煉到爐火純青的地步,純青到無論用任何手法翻唱任何歌曲,都會打上其鮮明的個人印跡,不會因為原作與自我風格的差異而表現出不適應,甚至改變了原作的味道與調性。
當然,《Re:Workz》還是讓一部分樂迷有點不滿足、不過癮。正方以編曲細膩、精致、用心為核心,當然更必然會提到愛屋及烏性質的感覺一詞。而反方則以改編沒有新意,大奶沒有突破,整張唱片風格過於單一,One Take模式略顯粗糙,拿來說事。從這個意義上來講,自我致敬絕對不是省時省力的活,相反它更是一種對歌手更高級的挑戰。但人們還是說歸說,卻沒往裡想。其一是林憶蓮為什麼會出版這張專輯,其二是這張專輯的立意、初衷和背景是什麼。弄明白了,就不會再糾結。
首先,這是環球唱片兩年合約中唯一的一張粵語大碟,再完成一張國語大碟,林憶蓮將合約到期。《Re:Workz》顯然能看出環球對一些苗頭。其二,《Re:Workz》延續了環球唱片發燒系列的路線,由恭碩良、倪凱民擔綱製作,從錄音與製作方式也不難看到新專輯構建的小格局。談不上是低製作成本,但絕非很高。所以在僅有的構建和格局下,林憶蓮完成了一次氛圍小品式的集結,這樣的表演已然很出色了。
而專輯曲目的跨度之大,也讓整張專輯顯得有些良莠不齊。要知道從早期的《灰色》《夢了、瘋了、倦了》《都市觸覺》《Sandy '94》到《蓋亞》,一些B SIDE曲目又混合了《前塵》《破曉》這些經典,清一色搖曳在不插電的風格裡,多少都會因為差異的巨大、改造的雷同,而讓人有些一時無法消化。所以,這張專輯沒有達到大眾預想的那種出彩,也就讓人可以原諒和理解了。
總的來說,《Re:Workz》如果不是以大碟的形式出現,或許能給人更多的驚喜。在這種聲線沒有瑕疵,選歌又匹配聲線的情況下,留給所有的聽眾的只有小品式的回味和享受。但歸根到底,林憶蓮還是敗給了四個字,盛名之下。畢竟這是一張水準之上的作品,如果不是林憶蓮,如果沒有那麼多的期望和索求,如果沒有急不可耐的蓋棺定論,《Re:Workz》中的問題,都不再是問題。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