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方發稿及照片
Sandy給予受害女童一個關切的擁抱,鼓勵她踏出光明的未來。
真心聆聽,真心救助,正是Sandy 與救助兒童會的共同理念。
Sandy在校內養豬場聆聽校長講解,對「創收活動」背後多重積極意義深表認同。
Sandy細心地聆聽孩子對自我保護教育的看法。
Sandy與兩名曾被拐賣女童,談到她們將來的計劃及理想。
在金星兒童活動中心,Sandy細心傾聽兒童心事。
很多學生告訴Sandy,他們很想唸大學。如果能得到更多的幫助,孩子都有機會享有升學的權利。
林憶蓮化身為救助兒童會大使
遠赴雲南 探訪當地強逼當性工作者的兒童
(2009年9月21日-香港訊)每位兒童都擁有其基本的權利,林憶蓮對此亦百分百認同。因此,早前她接受了救助兒童會的邀請,隨該會遠赴雲南的昆明及墨江,進行深入的實地探訪及交流,親身接觸當地的弱勢兒童,藉以了解救助兒童會在國內的不同項目。在探訪期間,憶蓮有機會直接、坦率地與孩子交談,了解他們的經歷與生活狀況,聆聽他們的心聲。憶蓮說:「這次雲南之旅,事前我已做好心理準備,將見到一羣曾受傷害及被邊緣化的孩子,也會接觸到身體有殘障或物資貧乏的兒童。我最覺感動的是,孩子雖然面對現實上的種種困難,仍可堅強及樂觀地面對生活;這令我更加認同維護兒童權益、保護兒童的重要性,讓每一位孩子都可以身心健康地成長。」
Sandy用「充實」來形容這次旅程:「我雖然看到了亦聽到了一些令人心疼的事,但也了解到很多個案的原因。我亦看到救助兒童會在每一個項目不單是提供援助,而是不斷嘗試創新的方法,解決問題核心的所在,維護兒童權利。我希望透過我所收集的聲音,讓更多人知道 - 維護兒童權益是我們的責任,並不是遙不可及的事情。」
Sandy與被擄拐強逼當性工作者的兒童詳細傾談
兒童被拐賣的情況受到各界關注,Sandy 這次有機會與兩名剛被拯救回國的女童,在她們終於可回家的當天早上,進行了深切的訪談:「她們因家境貧困,希望到城裡工作減輕家裡負擔,怎料被同村的親人拐賣至鄰國當性工作者,過了兩年不見天日的日子。細心聆聽她們的故事及對未來的期盼,我發覺,她們雖然身心受創,但都能堅強面對眼前困境。我感動之餘,亦不禁反思。因為她們都是純良的孩子,跟世上每個孩子一樣,理應擁有受保護的權利,為何她們會受到如此不人道的創傷?」
讓資源困乏的鄉間學校擁有自力更生的經濟能力,意義重大
Sandy坦言難忘學生的天真笑臉:「校內學生普遍營養不足,身型瘦小,但他們臉上總掛著樂天笑容。他們課餘時會幫忙飼養豬隻,從中培養其獨立能力及責任心。這種辦學模式既能發揮兒童的自助精神,又能增加兒童接受基本教育的機會,同時提升教學質素。讓學校有辦法自力更生才是長久解決問題的方法。」
聆聽孩子 尊重未來
整個雲南之旅,Sandy收集了眾多兒童的聲音,包括被拐賣女童重返家園的心聲、回頭是岸青少年的笑聲、聾兒鏗鏘悅耳的讀書聲、哈尼族小學生充滿朝氣的歌聲…這些稚子天真的聲音,令Sandy深深感動,心靈滿載而歸。
Sandy表示在整個旅程中,孩子給她感受到很多的正能量:「救助兒童會的服務對象都是一些未成年人,他們有些曾受委屈與離棄,有些因為貧窮或殘障,令他們很多兒童應有的權利都被褫奪。出發前,根據我過往的經驗,我知道在探訪中,我會碰到一些愁眉苦臉的兒童,也會看到一些令人感慨的問題,更會看到資源缺乏的苦況。但我更相信孩子的自我修復能力可以很強 - 只要得到家人及社會的關愛及支持,他們便可很快重新站起來。看到孩子們得到關愛及支持後的笑臉,聽他們滔滔不絕而帶自信地講話,我禁不住微笑,因為我看到他們的未來與希望。」
問Sandy為何要收集當地兒童的聲音?她說:「聆聽是尊重別人最基本的態度,即使對方是小孩子,都需要成年人的尊重。因此,我樂意細聽孩子的感受及訴求,並將他們的聲音帶回香港,希望與大家分享。」
有關救助兒童會
救助兒童會於1919年在英國為捍衛兒童權利而成立,90年來一直以改善全球兒童生活狀況為己任,為兒童提供即時和持久的援助。救助兒童會辦事處遍及全球28個國家,並在超過120多個國家開展工作。
救助兒童會主力為弱勢兒童爭取基本的生存權利,機構堅信每個兒童都理應得到保護、獲得食物、基本醫療及基礎教育,無分國藉、種族、國界及宗教;包括貧困兒童、少數族裔兒童、孤兒、殘障兒童、及有緊急需要或在危難中的兒童。
救助兒童會中國項目的總部設於北京,並在雲南、新疆、西藏、四川、上海設有項目辦公室,還在青海、廣西等西部眷份開展項目工作。
Wednesday, September 23, 2009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